全光谱光源技术还有哪些路要走

 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0-11-07 18:50
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对照明的要求,已从单纯的环保节能逐渐转向对健康舒适的追求。受此影响,LED照明企业也从之前的主推节能环保,转而开始以适应消费者心理和生理健康需求为目标,主打“健康照明”牌。下面就由意中达的技术人员为大家介绍一下

 

显色指数受追捧

 

而说到LED照明的“健康”指数,业内人士提及最多的便是产品的显色性,所谓的显色性,简单的说,就是光源对物体的色彩还原能力。通常来讲,显色指数越高,说明光源的显色性越好,对物体的色彩还原能力也越强。

 

光源的显色品质很大程度上由光谱决定。“相同光色的光源会由相异的光谱组成,光谱组成较广的光源可提供较佳的显色品质。”,当光源光谱中很少或缺乏物体在基准光源下所反射的主波时,会使颜色产生明显色差,而色差程度愈大,光源对该色的显色性愈差。

 

显指对比(下图显指大于90,光色更自然)

 

荧光粉成关键

 

众所周知,要提升LED产品光品质以及显色性,LED荧光粉起到关键性的作用,业内认为,通过荧光粉技术创新来提高LED封装器件光效、改善光色品质,以及降低封装成本是LED荧光粉技术发展的永恒主题。

 

据了解,此前的白光LED的主流方案是在蓝光GaN基LED芯片上涂敷传统的黄色荧光粉,该方案的发射光谱主要为黄绿光,由于红光成分较少,导致最终封装的白光LED显色指数较低(<80)。

 

荧光粉企业包括科恒股份、有研稀土等,均认为获得光谱成分均衡的全色LED荧光粉将成为业内追求的更高目标,而业内也纷纷将全光谱荧光粉研发作为其技术升级产品。

 

为了解决显色指数较低这一问题,业内提出绿色和红色荧光粉混合的方案替代黄色荧光粉方案,不过该方案虽然提高了显色指数,却存在着不同荧光粉之间的再吸收问题,影响白光LED的流明效率。

 

同时,不同荧光粉还存在发光温度特性和老化特性不一致的问题,导致白光LED的色彩随温度和使用时间出现漂移。

 

上述方案中由于普通荧光粉在蓝光激发下发射出绿光,光谱中缺少长波成分,不能合成单一白光,针对这一问题,必须采用调控基质阳离子组分、氮化技术、掺杂技术等方法,引入长波发射中心,才能实现全光谱发射。即蓝光强度被抑制,红色光谱得到补偿,使光谱更连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