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外接收管

 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0-10-24 18:07

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的方式有两种,其一是直插式,其二是反射式。直插式指发光管和接收管相对安放在发射与受控物的两端,中间相距一定距离;反射式指发光管和接收管并列一起,平时接收管始终无光照,只在发光管发出的红外光遇到反射物时,接收管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才工作。

 

为了增加红外线的控制距离,红外发射管工作于脉冲状态,因为脉动光(调制光)的有效传送距离与脉冲的峰值电流成正比,只需尽量提高峰值Ip,就能增加红外光的发射距离。提高Ip 的方法,是减小脉冲占空比,即压缩脉冲的宽度т,一些彩电红外遥控器,其红外发光管的工作脉冲中空比约为1/4~1/3;一些电气产品红外遥控器,其占空比是1/10。减小冲占空比还可使小功率红外发射管的发射距离大大增加。

 

红外接收管和光敏接收管的区别

 

1.红外接收头3个脚,光敏管2个脚。结构上区别是红外接收头里面有PD和IC,有接收红外信号和放大,解码的功能,而光敏管只有PD,就是只能接收信号。

 

2.红外接收管就是将光信号(不可见光)转换成电信号一般是接收、放大、解调一体头,红外信号经接收管解调后,数据 “0”和“1”的区别通常体现在高低电平的时间长短或信号周期上,单片机解码时,通常将接收头输出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外部中断,结合定时器判断外部中断间隔的时间从而获取数据。重点是找到数据“0”与“1”间的波形差别。

 

3.光敏接收管等其核心原件都是一个光敏电阻,其原理就是当有光照射到光敏电阻上时,光敏电阻的阻值会显著变小,在有限范围内,阻值的减小程度和光照的强度成正比,即光越强阻值越小。光敏接收管等就是利用光敏电阻的这一特性将光信号变为电信号,从而进行机电一体化控制,所以其应用非常广泛。

 

红外发射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与普通二极管相似,红外光的传送有效距离正比于输出光峰值功率,而峰值功率又与驱动电流成正比。为获得较高的脉冲电流,要求红外发射管的正问压降要小,否则正向电流达不到要求,影响发射光功率和遥控距离。当用万用表检测红外发射管时,其反向电阻应为无穷大,正向电阻则越小越好。

 

由于封装透镜的作用,红外发射管芯片的安装位置,往往是影响轴线方向上光功率、指向角等性能指标的关键因素。一般地说,采用多个红外发射管,可提高发射功率,扩大辐射范围。串联方式所有发射管流过相同电流,电源利用率高,但要求电流电压也高;并联方式每个发射管分别流过工作电流,耗电较多,但电源电压较低。